服务电话:13153100676  微信同号
文章分类
十大类杀虫剂特点简介
发布时间:2025-06-10 点击次数:54

1、有机磷类杀虫剂

有机磷类杀虫剂自20世纪40年代开发以来,其品种及数量经历了先迅速增加,后逐步减少和缩小的发展过程。有机磷类杀虫剂的作用方式为触杀、胃毒兼内吸、熏蒸。

有机磷类杀虫剂具有高效广谱的杀虫性能,作用方式多样、易分解、残留量少;但由于其相对毒性较高,刺激性气味大,目前呈淘汰趋势。

代表品种有毒死蜱、辛硫磷、乙酰甲胺磷、乐果等。

2、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

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是继有机磷类杀虫剂后迅速发展的一类杀虫剂。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的作用方式为触杀和胃毒,亦属于神经系统毒剂。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常用于蚊、蝇、蜚蠊的防治,击倒快,易被分解,残留量低。

代表品种有:灭多威、硫双威、克百威、丁硫克百威等。

3、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

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是模拟从除虫菊花中提取出来的天然除虫菊的结构而合成的一类仿生药,与有机磷类、氨基甲酸酯类并驾齐驱成为世界三大类主要药剂。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主要以触杀、胃毒的作用方式进入害虫体内,亦为神经系统毒剂。

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可用于防治蚊蝇、蜚蠊等各种卫生害虫。大多数品种属于中毒或低毒,比其它类杀虫剂击倒速度快,且高效、广谱、低残留等特点。缺点是抗性和交互抗性明显。

代表品种有:高效氯氟氰菊酯、溴氰菊酯、高效氟氯氰菊酯等。

4、吡唑类杀虫剂

吡唑类杀虫剂是90年代大量上市的杂环类杀虫剂。吡唑类杀虫剂是神经系统毒剂,通过胃毒、触杀的作用方式进入害虫体内并达到作用部位。吡唑类杀虫剂对蟑螂非常有效,广谱,但对蜜蜂及水生生物高毒。现氟虫氰类杀虫剂需要标注“限制使用”字样,被要求只能使用于所登记的范围。

代表品种有:氟虫腈、乙虫腈、唑虫酰胺等。

5、吡咯类杀虫剂

吡咯类杀虫剂是另一种杂环类杀虫剂。

吡咯类杀虫剂是呼吸毒剂,主要以触杀、胃毒作用。吡咯类杀虫剂杀虫杀螨,但对鱼类有毒。

代表品种有:虫螨腈、咯菌腈等。

6、苯甲酰脲类杀虫剂

苯甲酰脲类杀虫剂是20世纪70年代开始开发的一类杀虫剂,被誉为新型昆虫控制剂。苯甲酰脲类杀虫剂的作用方式是胃毒,为生长调节毒剂。苯甲酰脲类杀虫剂对蚊、蝇、螨、蜱等有较好的防治效果。高效低毒持久;因人及畜禽等没有几丁质,对人畜无慢性毒性问题,选择性高;杀虫速度慢。

代表品种有:灭有脲、除虫脲、噻嗪酮、抑食肼等。

7、新烟碱类杀虫剂

和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的发现类似,新烟碱类杀虫剂也是起源于自然界植物,人们通过改进原始烟碱成开发了氯代烟碱型、硫代烟碱型和呋喃型烟碱型三代新烟碱类杀虫剂。分,烟碱类杀虫剂属于神经毒剂,作用方式为触杀、胃毒、内吸,但大多数品种触杀作用小于胃毒。新烟碱类杀虫剂常用于灭蚊蝇、蟑螂等,具有用量少、持续时间长、速度快、对哺乳动物毒性低等优点。

代表品种有:噻虫胺、噻虫嗪、吡虫啉等。

8、有机氟类杀虫剂

近年来,有机氟类杀虫剂发展迅速,属呼吸毒剂。有机氟类杀虫剂的作用方式为胃毒、触杀。有机氟类杀虫剂常用于防蟑螂的胶饵中。

代表品种有:茚虫威、氟虫酰胺、氰氟虫腙等。

9、抗生素类杀虫剂

抗生素类杀虫剂是一类利用微生物代谢产物杀虫的药剂。抗生素类杀虫剂多为触杀、胃毒作用方式,抗生素类杀虫剂对蚊、蚋有较好防治效果,广谱、选择性强;其代表品种苏云金芽孢杆菌对鳞翅目幼虫活性高;但其代表品种阿维菌素原药对人畜高毒。

代表品种有:阿维菌素、多杀菌素、浏阳霉素等。

10、保幼激素类杀虫剂

保幼激素类杀虫剂属于昆虫生长调节剂,是一类特异性杀虫剂,在使用时不直接杀死害虫,而是在昆虫个体发育时期阳碍或于扰害虫的正常发育,使昆虫个体生活能力降低、死亡,进而使种群灭绝。保幼激素类杀虫剂以触杀、胃毒作用方式。

保幼激素类杀虫剂主要用于对蚊、蝇、蟑螂的防治,这类杀虫剂对人畜安全,不污染环境,对多数非靶标生物无害,但因其作用时间限于昆虫的一定发育阶段,施药时需注意选择最佳施药时期。

代表品种有:吡丙醚、苯氧威、烯虫酯等。


相关新闻:上一篇:农业病虫害防治
下一篇:农药毒性
在线客服系统
联系方式

联系电话:
13153100676  微信同号

电话微信